【懷舊香港】80後女生用鏡頭發掘香港老店遺美 盼以視覺美學留住移民者的心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0/08/10 13:58

分享:

分享:

80後女生林曉敏成立的「香港遺美」專頁,就是希望老風景成為集體回憶之前,為一段段歷史小故事留下註腳。

近年香港一間間老店,因抵抗不了時間巨輪推進而漸成歷史。如尖沙咀樂道辰衝書店、九龍城公和荳品廠、北角上海僑冠理髮店等,即使捱得住高昂租金,卻不敵今年嚴峻疫情衝擊。80後女生林曉敏成立的「香港遺美」專頁,就是希望老風景成為集體回憶之前,為一段段歷史小故事留下註腳。有何現存老店推介?不如聽她講講。

集體回憶一詞盛行多時,歷史悠久的古老建築、屹立數十載的老字號,一旦宣布結業,就被大眾瘋狂消費,一窩蜂去朝聖打卡。懷愐老店的原意是好,不過這風氣卻愈來愈有氾濫趨勢。Facebook的「香港遺美」專頁,道別惋惜以外,以另一角度去記載香港舊有美好時光。

今年珍寶海鮮舫宣布停業,很多人紛紛去打卡留念,曉敏操刀的相片更在互聯網上瘋傳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希望港人留戀舊日美好

去年才創立的「香港遺美」,短短大半年已吸納了兩萬多粉絲讚好,備受注目源自今年3月珍寶海鮮舫突然結業時,刊登的一輯舊照片。再翻看其他帖子,唐樓、老店也一一以鏡頭及文字記錄下來,相片拍得細膩吸引,配上暖心動人的文筆,看起來如專業人士出品,卻原來出自一位80後女生林曉敏手筆。

主理人曉敏本業並非記者,她從事文化推廣工作,所有老店採訪都是公餘時間當興趣去做。畢業於中文系的她,特別鍾情香港文化、建築及歷史,加上曾迷上廢墟攝影,埋下興趣的種子。近年眼見一幕幕香港風景正逐漸消失,社會氣氛亦令很多港人萌生移民念頭,於是決定為香港留下印記。「希望讓他們不捨得香港的美,留住他們的腳步。」

人總是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,老店也一樣。她不喜歡逛倒模式的商場,常流連於土瓜灣、九龍城等舊社區進行探索,也會留意地產收樓的新聞。很多時店舖結業前,她早已親身到訪,並為這些店舖留下最美麗的一刻。「如果跟大隊去影相,很多時都拍不出味道,甚至只能影到人頭湧湧的場面。我平時也會關注老店去向,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要留住它們,最好的方法就是真金白銀幫襯。」

林曉敏日常愛以菲林及數碼相機,將香港舊日的美麗定格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分享店主珍貴故事

相片背後鮮為人知的冷知識以外,有很多由當事人親述的窩心小故事。原來曉敏到訪老店時不僅拍照,更會和店舖老闆攀談,得到珍貴的第一手資訊及歷史故事。「我拍攝前問准店主並道明來意後,通常很多人也樂於分享往事及生活片段。有一次到元朗圍村看到僅存的腐竹廠,負責人甚至邀請我內進參觀拍攝。」

讀者之間也有些有趣的互動分享,曾有讀者認得出照片中的吊燈及爸爸親手所書的揮春,與她分享住在唐樓的舊事。最難忘是一次拍攝沙田古宅,一位在60年代已移民美國的伯伯聯絡她,與曉敏分享舊照,更告訴她故居的一點一滴,連房間的布局、甚至是牆身的厚度也記得一清二楚。疫情期間更打算郵寄口罩給她,與店主及讀者建立了如朋友般的關係,是意想不到的得著。

一次鑽入即將拆卸的舊唐樓拍下的「魚蝦大信」揮春,獲住戶留言得知是香港仔漁民家庭的舊居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欣賞港式美學

曉敏的相片有一份美態及質感,從她眼中發現到不少容易錯過的細微細眼位,窗花、地磚及鐵閘,統統都是她鏡頭下的主角。「我發現讀者群大多是20至30歲的女性,並非屬於那個年代。我也不是歷史文物專家,只是從一個視覺美學的角度去欣賞。開設專頁目的不單懷舊,而是昔日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有待發掘,店舖終有一天會消逝,但這種美麗卻是永恆的,故專頁命為『香港遺美』,以示遺留下來的唯美。」

她續說:「很多人也許歸咎於地產商收樓、租金及疫情,但老店結業當中也有很多因素。不少店主其實在多年前已買下舖位,在戰前已存在,經歷過無比風浪。反而很多是因為沒有繼承人,或是經營模式已不適合現代社會,要接受被淘汰的命運。現在社交媒體已每天充斥負面新聞,自己也看得厭倦,寧願灌輸一些正面思想去溫暖人心,減少社會上的戾氣及悲情。」

創業百年的公和荳品廠即將光榮結業,曉敏早已拍攝店舖光景。(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建築保育要取平衡

近年政府及私人機構也積極將舊建築活化,如中環大館、PMQ、荃灣南豐紗廠,以及旺角618上海街等,很多人認為商業味太濃,曉敏卻持相反意見:「其實建築保育要花很多人力及金錢,要賺回成本無法避免。與其將之丟空荒廢,重新發展也是好事。如果面目全非的話,當然會失望,最重要取得一個平衡,並給予大眾公共空間。如灣仔藍屋般留屋又留人,是我個人較欣賞的保育項目。」不論是新是舊,香港還有很多值得駐足欣賞的美好,只靜待大家去發掘,別讓過去成為遺憾。

曉敏探訪位於上環的利來呢絨行,老闆娓娓道來昔日布業的典故及店舖輝煌史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推介舊式糧油酒舖

買少見少的布行、米行、當舖,以及樓梯下的百貨店,見證着點點歲月痕迹。曉敏推介兩間值得一訪的老店,其一是位於石硤尾街的成興泰糧食,可以試試昔日糴米的購物體驗,分量按自己需要。還可試試在超市做不到的溝米,自備樽及購物袋去買更環保。

愛喝酒的,除了試試本地手工啤、氈酒外,也要試試在深水埗北河街的廣如意酒莊出品。傳統在香港本地釀製的玉冰燒,放在其貌不揚的老店木櫃內,也要自攜瓶子盛載,在香港只此一家。

今時今日已經很少人會到米舖糴米,糧油舖行業式微也是不爭事實。(相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記者:張頌婷